2021年4月23日,一只来自俄罗斯的东北虎误入黑龙江省鸡西市密山市白鱼湾镇临湖村,所幸没有造成太大的损失,唯一受伤的民众也只是轻伤。当天,这只东北虎就被控制,并在隔天上午送到牡丹江市横道河子东北虎园进行观察和救护。
4月26日,这个东北虎被命名为完达山1号。5月18日,它被放归自然,这可是中国第一次救护东北虎,意义非凡啊。
结果才放归7天,完达山一号又到天桥岭林区串门,当地相关部门赶紧行动,封锁了上山的路,给民众分发传单,安排警员戒备等等,结果完达山一号压根没出来亮相,悄咪咪地就又走了。
转眼到了8月12日,完达山一号又来了!这次在天桥岭林区和黑龙江林区交界处出现,倒不是有民众目击它了,而是因为卫星跟踪圈显示。当地森林公安局立即启动联动机制和人虎冲突预案,确保人不伤虎、虎不伤人。
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的统计,2019年的俄罗斯野生东北虎增长到约500只成年虎和50只幼崽。所以在接近中俄边境的区域有老虎出没,其实也不算什么稀罕事。从2016年开始,全球老虎的数量开始呈现上升趋势,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和邻近的哈巴罗夫斯克省组成的区域是野生东北虎数量最多的地区。
处于老虎分布区域的国家对老虎的保护都是有目共睹的,无论是印度,俄罗斯还是我们中国,这些努力已经渐渐地将老虎从灭绝的边缘拉了回来。
对于“老虎浑身是宝”的观念也已经基本破除,民间对老虎的需求已经消失。现在对老虎的需求只出现在部分爱慕虚荣的人那里,所幸这部分人是少数的。他们如果继续迫害老虎,迟早会在高强度的老虎保护措施中落网。
因此目前对老虎保护的重心已经从控制偷猎转变为“基因拯救”,这是怎么回事?
新的研究方向
由于栖息地破碎化、人与野生动物冲突和偷猎,老虎面临着不确定的未来。20世纪初,估计还有100000只老虎在野外生存。而现在,根据2019年世界自然基金会的说法,全球各种亚种的老虎数量可能只剩下3800只。
好在随着全球老虎保护的进展,种群数量有所上升,但它们的遗传多样性却在下降,但是直到现在还不清楚动物数量的减少是如何在基因水平上影响它们的。
以斯坦福大学、印度国家生物科学中心为主导,招揽各地区的研究人员对目前四个幸存的老虎亚种的65个基因组进行了测序。他们的发现:不同老虎亚种之间存在巨大的遗传差异,但令人惊讶的是,这些产生这些差异的时间仅在至今2万年前。
2万年前,老虎的各个亚种表现出戏剧性和近期收缩的迹象,而这一时期与更新世冰河时代的全球过渡和人类在亚种区域的主导地位上升相吻合。人类活动将老虎分隔开,不同地区的老虎独立进化,显示出独特的基因组特征,这就是相互隔离的成果。
就拿东北虎来说,东北虎对低温的适应是其他老虎所没有的;而苏门答腊虎的体型较小,原因是因为它们栖息在森林环境,小体型方便行动。尽管有这些适应性,但不同亚种的老虎的遗传多样性很低,如果种群数量突然下降,可能需要考虑基因拯救。
这项研究的作用是什么?
基因拯救可能采取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就是让不同的老虎亚种交配,以此来增加它们的遗传多样性并防止近亲繁殖的不良影响。
当单一亚种的老虎数量减少,并且它们与其他种群隔离,近亲繁殖就可能发生。我们都知道近亲繁殖可能会导致基因组多样性降低,各种隐性疾病都可能出现,而这些情况都会影响种群的延续。
不同亚种老虎的交配,不止是为了防止近亲交配增加遗传多样性,更重要的是,可以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赋予更高生存率的遗传特征。比如将东北虎的耐寒和苏门答腊虎的敏捷都遗传下来。
大家知道之前的那个北极熊和灰熊杂交诞生的物种吗?这个俗称灰北极熊的物种,继承了北极熊的耐寒和巨大体型,也继承了灰熊对不同环境的强适应性。
后记当然,这些观点目前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潜在近亲繁殖和亚种多样性下降的后果,才能确定是否合适实行。
但将基因组学用于动物保护一定是未来的趋势,调查物种多样性的研究至关重要。毕竟现在世界的气候变化极大,短时间就会翻天覆地,运用基因学可以帮助动物适应复杂的栖息地变化。